繁体版 简体版
看书君 > 军事 > 回到民国当小编 > 第120章,想来中国访问?得有邀请函

乌梁素海实验基地。

“从今天下午5点到9点30,我们上空会有3颗飞星,刚好可以测试。”

唐华:“那就各就各位吧。北斗的地面终端测试也不用那么正式,这个设备本身测试过,很可靠,6个小组就当出去玩,该开车开车,该走路走路,回来报告测试情况就行了。”

基地司令员卢毅蒙:“好的明白。”说完拿起一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面终端,背在背上。

唐华:“哈哈,卢司令也当测试员啊。”

“就当出去玩嘛。”

卢司令员去的开车组,他和警卫员(客串副导航员)跳上吉普车,司机一轰油门,小车在草原上走远了。

好吧……

其实唐华自己也要拿一套地面终端来玩。

北斗的地面终端是一个长方形的铁皮扁盒加一个手持显示装置,铁皮扁盒是接收器的主机,有一根40多厘米长的天线,有背带,背在背上和一个小型双肩包感觉差不多。

手持显示装置像个小遥控器,有一根数据线连到主机盒上,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插在胸前的衣兜里。

军绿色的主机盒上面有两个汉字“北斗”,下面是三个俄文字母:Гпc,再下面是英文字母:gps。

“1959年,我们在北戴河测试过一种叫六分仪的卫星导航系统,”唐华说,“五年之后,第二代系统也可以测试了。”

孙家栋:“我听说了,你和粟元帅林元帅一起开着车跑。”

唐华:“六分仪卫星的过顶时间很短,那时候得抓紧时间,测第一次轰油门跑几步再测一次。今天可就随便了,从现在到晚上9点半,任何时候都可以知道自己的实时位置。”

唐华和孙家栋两人不到处跑,就在基地里遛弯。

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但能定位,还可以测速,最低可以感知0.2米/秒的移动速度。唐华走到空旷一点的地方开机,看看手持显示装置,液晶段码屏第三行最右有一个卫星图标,图标后面显示的数字是“3”。

这表示天线接收到了3颗卫星的信号。

唐华按手持显示装置的按键,终端开始定位。没有什么时滞,显示装置的段码屏出字了,第一行是用分好分开的两串数字,这是当前所在的经纬度。

第二行显示none,无数据,这里本来应该是测得的速度显示区。

然后,孙家栋端起手里的地图板,开始根据显示装置提供的经纬度,在地图板上标记当前的位置。

咳咳……

真·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地图做出来之前,只能先这样用了。虽然很土,但是能测试精度。

“地图覆盖了基地附近2公里x2公里的区域,”孙家栋说,“经纬线,角分秒,不熟悉的人标记定位点还真不好标。”

孙家栋横竖对好一会儿地图板上的网格线,才用铅笔标上了第一个点,打上数字(1)。

唐华:“我看看。”

孙家栋打上的点所在的位置应该是两人站的位置,地图还有简单的建筑和道路等地形参照,所以唐华当然知道自己正确的地点在哪里。

“哦霍,差了60多米?!这不科学。”唐华拿起手持显示装置,再重定位了一次,孙家栋根据经纬度再在地图上标记了一个点和数字(2)。

孙家栋:“你看,飘飞到那边去了。”

(1)的位置在两人真实位置的东北方60米之外,(2)的位置在两人真实位置的东南方向25米外。

除了经纬度,手持显示装置的第二行也有读数了,0.00,说明第一次和第二次定位之间,两人的运动速度是0。

唐华:“我们走两步试试。”

走出三四百米,停下来定位的时候,(3)的位置在两人真实位置的东南方向5米。

孙家栋:“有这么准?!”

唐华:“北斗系统的设计指标就该这样,这东西真的这么准。”

在新的位置,唐华和孙家栋一连定位了十次,十几个点在不到1平方厘米的区域内密密麻麻,以至于孙家栋不得不用铅笔画一条线引到外面写(9)/(10)/(11)之类的数字来给定位点排序。

这1平方厘米的网格,对应的是真实尺度的40x40米……

“好了,定位得够多了,”孙家栋说,“有没有觉得所有定位点的平均中心线,有点偏东南?”

唐华:“定位终端里记录了今天所有的定位记录下来的经纬度,我们测试完,把数据读出来再慢慢研究。今天差不多了。定位了200多次,终端都快没电了。最后一个点,我们往那边走。”

孙家栋:“啊?我们现在站的地方不就是最后一个点了吗?还要走一个?”

唐华:“不不,卢司令员在那儿堆柴火架架子了,是要烤全羊呢。”

……

这一天共有10台终端在进行测试,除了地面的7台外,天上还有3架飞机各带着一套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