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看书君 > 历史 > 时空过客4251 > 第三百六十四章 潭州城下

(12点10再看 修改中)“我们都是神枪手,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,我们都是飞行军,哪怕那山高水又深……”

六月十八日,潭州城往东大约二十公里外,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此处,战士们兴致高昂,一同唱着响亮的歌曲,仿佛不是来打仗而是郊游一般。

只不过若有熟悉军伍的人士在此,估计很容易看出来这是一支士气绝佳的部队,不仅如此,从这些年轻士兵身上,还可以看到整齐划一的装备,以及训练有素的动作,让人毫不犹豫地相信,他们只要投入了战斗,就一定能爆发无比强大的力量。

这么大的声势,自然也吸引来了周围一些好奇的老百姓,前些年土共在这一带也曾搞过一段时间农运,虽然在马日事变后大多只留下了一些血腥的痕迹,但依然有人记得那面绣着镰刀锤子的红旗。

在过去的几天里,几乎每到一处乡镇村落,都会有地方上的党组织主动联络并提供帮助,为红军省下了不少后勤压力,虽然现在根据地物资不算太过匮乏,但因为装备升级的缘故,有限的交通网必须用来集中供应军资,所以还是有些吃紧的。

“应该差不多到黄花国际机场了,不过现在机场没得,高速也没得,要进城只能翻山越岭,比老爸当年的日子还要难点哦。”

简单参考了一下地图,然后又请教了身边的参谋,随军一同赶来的程刚,终于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,心里头默默念叨了这么几句。

当前时代的地形地貌在程刚看来,还颇有些原始风味,尤其像这种南方丘陵地带,除去少数城镇附近的几片区域外,其余大部分都是山山水水。

程刚还记得父亲经常跟自己提起的他小时候的经历,那时他们老家还在城外的郊区,要进城必须翻过好几座山,然后走到东屯渡那边去过河,直到过了河那才算真的进了潭州城。

可是在程刚大小的印象里,潭州的城区范围一年比一年大,那些只存在父亲记忆中的山岭,几乎全被一一推平,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,也只有穿越到了这时,他才真正有机会见识到那个父辈眼中的世界。

当然这么说也不是很严谨,毕竟程刚的老爸成长起来的时候,新夏国都建立十几年了,虽然那时生产力还不算发达,但也逐渐展现出了改天换地的能力,相较之下,民国时期的潭州城郊无疑要落后且封闭更多。

程刚也没有把多少心思放在这个上面,从之前父亲的口述中他知道,自家曾祖父之前并未在老家安家,具体的活动轨迹也无从考证,至于祖父此时更是都没出生,所以也不存在搞什么寻根问祖。

倒是当第二天到了浏阳河边的时候,这里的地貌稍稍引起了程刚的兴趣,只见河边的层次交错的稻田之间,突起了一座座土围,有高有低,有大有小,就连院墙的材质也各有不同。

毫无疑问,其中最高最大的肯定是地主家所住的老宅,说不得此时的院墙上,还有一些民团武装拿着土枪土炮,以提防红军的围攻。

不过红军的大部队此时并未关注他们,只是根据当地同志的描述,配合后者端掉了几个臭名昭著的地主劣绅,同时也是宣布红军的到来。

至于那些小围子,从规模上看就知道它们并没有太多的御敌功能,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防洪,到了汛期的时候,河水可能会漫到田野里来,这时就只能躲进各自的围子里了。

程刚还记得父亲曾跟他说过,一直到七十年代公社将河堤建好之后,这种围子才被最终舍弃,大家从此各自分散居住,等到程刚出生的时候,所有痕迹都已经彻底消失了。

所以赶路的时候找了一个空档,程刚站在远处朝这些地方拍了些照片,想着等回去之后,把胶卷洗出来给老爸看看,让他也能回忆一下童年的时光。

他之所以能表现得这么轻松,也是过去七八天里,红军的进展确实神速,连续突破了湘军设置在金井、刘阳等地的多处防线,以至于当他们真的抵达潭州城下时,以何剑为首的湘省政府此时似乎还有点没反应过来。

十九日晚,红军占领东屯渡,在迅速渡河的同时,并未立刻进攻城区,而是分出了两支队伍向南北两面包夹,并抓紧时间在后世的潭州火车站处,架设起了炮兵阵地,随时准备对城内发起炮击。

程刚带来的这款美式m1-75mm榴弹炮,本来就是美军为适应复杂地形作战需要而研制的,作为一种组合式火炮,全重仅653公斤,必要时它还可以被拆成几个部分便于炮兵携行,对于运力尚且不足的红军来说,这已经是他们能带上的最大口径装备了。

至于155炮,那玩意在当前地形下的限制太大,所以在行军时基本不会考虑携带,即便有程刚这个bug,如今战争规模越来越大,他也不可能全靠金手指来辅助运输,只能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搭配。

不过即便是75炮也肯定够用了,当先头抵达的炮兵营,整整十二门火炮在此排成阵列时,无论谁看了都会感觉到心潮澎湃。

可惜此时已是深夜,除了正在近处的指战员外,能够看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