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看书君 > 历史 > 火热的年代 > 第271章

提示♂浏览器♂搜索♂\书名/♂.+?\{完♂本♂神♂立占\}♂可以\快速\找\到\你\看\的\书!

从18日开始,在哈尔滨铁路学校的大礼堂内,190多位东三省各地赶来的代表坐在这里,对东三省将要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治理,已经整整讨论了两天。

起初大家倒也知道,这革命最大的成果自然是要归革命委员会的各位委员所有的,他们能够争夺的也就是革命委员会看不上的那些权力。

但是吴川代表革命委员会说了几句之后,便建议由这次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来讨论今后的政权组织形式,革命委员会将按照大会的结论去建立这个全新的政权。

随着一两个代表起身发言而没有受到什么驳斥,于是代表们的发言便渐渐多了起来,也少了对于革命委员会的忌惮。毕竟这么多人坐在台下讨论问题,很快大家就开始集合成了一个个小团体,有了组织之后人的胆子就开始变大了。

18、19两天之内,吴川主要的工作就是倾听,并让人把会议中最活跃的群体发言给记录下来。很快他就发现,这场大会的代表们大致分为了三个主要团体。

一派是以各省咨议局的立宪君主派为代表,他们在政治上主张今后东北三省应当实施英国制的议会内阁制度,在经济上则维护地主经济,要求取消满清对东三省荒地的大租政策,实施自由的开垦政策。

一派则是以东三省的实业家、商人为代表,他们在政治上同样主张议会权力更大的英国宪政道路,但是在经济上却反对地主经济,认为应当保护工商,继续满清留下的垦荒政策,但要把土地上的积累用于补贴工商业。

这两派的人数其实并不多,两者相加也不过才达到与会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。剩下的三分之二则是属于沉默派,虽然人数众多,但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主张。

当然这些沉默派并不是因为全部没有自己的主张才保持沉默的,沉默派中一半人是共和党员和工人代表,他们是因为吴川并没有代表共和党党发表政治主张,所以遵守着党的纪律一直保持着沉默。

另外一半人则是小市民和小商人的代表。他们要么对于共和制度一无所知,不知道该支持谁比较好;要么就是有一些想法却不够成熟,上台讲几句就被轰下来了,于是被迫保持了沉默。

20日,一早大会再次开始的时候,台下代表们发现之前一直坐在主席台一侧的吴川,今日却首先站在了发言席的位子上。两日来在会上争论的正亢奋起来的代表们,终于安静了下来,准备听听这位革命委员会的主席今日要下怎样的决定。

哪怕代表们这两日天天把共和民主挂在嘴边,认为今后的新中国就应当是个民众之国,国家大事应当付诸于公论,不应该再由一两权力者做密室之决策。不过他们心里却也知道,除非是革命委员会昏了头,才会真的让他们和自己平起平坐。

革命委员会可是确确实实提着脑袋打下来的北满,在他们进攻黑龙江和吉林的官军的时候,在座的大多数代表还在同本地官吏坐在一起咒骂这些乱党无事生非,要看着总督和巡抚大人砍掉这些乱党的脑袋呢。他们在革命党起义的时候没有出过力,现在手上也没有一只武力能够同革命军对抗,现在跑来参加这个会议自然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。

毕竟这一回起义的革命委员会手上有枪又有钱,就连那些红胡子投了革命军之后都被打散了重新编组了,有敢不服从革命委员会扰乱社会治安的,现在都成为了被通缉的对象。

革命委员会对付起这些威震北满的绿林好汉可是一点都不客气,那个投靠了革命委员会的“天边羊”亲自带着人马剿灭了几伙出名的红胡子,迫使松花江两岸的山寨胡子不得不下山登记,表示服从于革命委员会制定的律法,松花江一路的社会秩序一时大好,不管是本国商人还是外国旅客都对革命委员会的行动称赞不已的。

可以说,革命委员会对于地方社会的控制力度,特别是那些以武犯禁的胡子和联庄队,不是满清时代的官府可比的。若是不能服从革命委员会制定的治安条例,在革命委员会这边登记人员、枪械,并接受委员会调派指令的,就会被委员会打压、解散。哪怕有些人身后联系着地方大户或是俄国人,对委员会来说也一样毫无作用。

革命委员会的强势,很快就让地方大户放弃了手中的武力和同周边红胡子的联络,哪怕再怎么有实力的大户,光靠种田的话最多也就养个二、三百人,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韩边外,霸占着一条金沟养人的。即便是韩边外,手上也不过三四千条枪,如何能够同革命委员会的机枪、大炮相抗衡。

更让这些地方士绅大户感到畏惧的,就是革命委员会下属的这些领兵将领都和地方上没有什么关系,因此想要拉拢都无从拉起。虽然后期倒是有不少奉天讲武堂的学生加入了其中,但是这些学生都被安排到了基层,并不能左右革命军的意志。

也正因为如此,各地的士绅地主才会在革命委员会收复了长春之后,就立刻接受了邀请跑来哈尔滨召开这个政治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